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乡土
2019年01月05日

芦苇荡里的“衙门”

阅读量:1575

高  亚

在射阳的芦苇荡里,曾有一个府衙,那就是原六垛乡境内的“五岸衙门”。

雍正十年,清王朝把射阳河以北,滨海县淤尖以南,盛产质地较好的芦苇地域,设立管理机构——苇荡营,并将临海镇八大家以北,原六垛乡扁担港以南地块,标为“皇滩”。

皇滩的柴质特好,高挺粗壮,粉节红杆,全部单独收割、运输,解交到淮阴清江水台衙门。柴草收割时,为防柴草浸水腐烂,在苇荡里筑起一个个土垛,割好的柴草全部堆在土垛上,将土垛编上号,即成头垛、二垛、三垛、四垛、五垛、六垛。驳运柴草的码头叫岸,编上号,即成前岸、五岸。垛、岸逐渐形成现在的地名。为加强管理,清王朝在苇荡营里的五岸庄,设立了管理荡里事务的衙门。

五岸衙门直属清江府,有五百樵兵进驻,由管带(营长)、巡官(连长)、把总(排长)、驾爷(班长)分级管理。衙门坐北朝南,有三幢九间,高一丈多,长7丈多的砖、草结构的大、中、后三堂。衙门外围有一丈宽、七尺深的围河,在通往射阳河的大洋上,围河内每丈余就有一根木头,上有无数铁钉,木与木之间用铁链锁严,作为节制船只通行的关卡。围河内侧,浓密槐树环抱,并有高六尺、八尺的两层土、砖围墙防护。

衙门南角,为木制铁皮包的城门,门口有两名清兵把守,并有单独一间房住人专门开关城门。围墙西北角,有砖砌的高八尺、长宽一丈五的炮台,炮台上装有口径一尺有余的火炮。从城门到大堂的地面,都是特制的木砖铺设。

大堂为审案专用,堂口两侧有口径在5寸左右的火炮各一门,堂厅墙上挂着涂有红、黑颜色的棍棒、板枷等刑具。大堂后为中堂,专供接待上边来客和衙门下属官员到此朝拜。中堂后为后堂,是衙门主官吃饭、休息的地方。大、中、后三堂都有清兵把守。

衙门主官姓金,好吃、话多,当地民众称他为“金大口水嘴”。主官除因公去清江府外,一般不出衙门。主官上清江,坐炮船,仪式很隆重,主官由两名侍女搀扶,另有两名侍女撑伞,开船时,岸上火炮齐鸣,洋号高奏,直至看不到船影。

衙门每月初一、十五早晨,下属官员一律穿官服,每人手拿一支香,排成一字队,右手腋至上胸,弯腰九十度,朝拜主官。接受朝拜时,主官不讲话,以敲击木板示意下官抬头,挥手让其退下。1910年,“金大口水嘴”调至清江,洪菊生继任,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五岸衙门也随之瓦解。

昔日芦苇荡,今天富庶地。新中国成立后,苇荡营民众积极投身开荒种粮,毛主席还亲自命令解放军102师为农垦建设第四师(后转为省属国营淮海农场),开进芦苇荡,进驻六垛地区,大规模垦荒种粮、植棉。改革开放后,农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工、商全面发展,生产的“渠星牌”大米,在2018年全国优质大米争霸赛中赢得一等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