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9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乡土
2018年09月22日

感受中秋

阅读量:819

文/郑文超

时光易逝,转眼又到中秋。掐指一算,不觉已经经历了五十多个中秋节。回眸一顾,不禁感慨万千。

七十年代,家在农村,中秋节吃新米是一个梦想。不仅可以吃新米,还可以吃上母亲亲手做的韭菜馅或糖馅的月饼……那时候,母亲做饼,我们兄弟姐妹还七手八脚地帮着往锅膛里添柴禾。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八十年代,走上工作岗位,由于远离家乡,交通不便,有时中秋节不回家,于是便写一封书信给父母,顺便将节余的工资一起从邮局寄到家里,然后又收到父母充满关爱、充满教诲的回信,互报平安,互祝保重身体云云。一种节日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九十年代,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逢年过节,六菜一汤、八菜一汤,已成为家常便饭,中秋节自然更不例外,有时还会到饭店潇洒一下。中秋节的物质享受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传统的亲情友情也得到了较好的演绎,这时的中秋节还有着一定的团圆意味。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全面开放,发展迅速,节奏很快,本该休息和亲友团聚的时间变成了最紧张也最繁琐的时间。笔者也曾亲历中秋忙碌的滋味。然而,细想起来,真所谓细思恐极!因为失去了太多和亲人甚至子女相聚的机会,而这个失去几乎是无法补偿的。如我者,何其之多?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如一缕缕春风,送来了新的春天。“八项规定”似一道道禁令,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已成为工作的新常态,礼尚往来之风也大为改观。老百姓也上行下效,干群之间的距离也有所缩小。到了中秋节,大街上的车子少了,回家团聚的官员多了,忙碌如我者少了,普通百姓的赞誉多了。生活好像一夜之间回到了常态。纵观中秋节的变迀,有一个切身的感受,那就是生活应该保持原貌,淡定从容,无论贫与富,都应保持本真,不忘初心。不要刻意追求名利,一切都应在合乎大众心理的规则下去努力,去争取,不强求,不巧取。一旦强求,一旦巧取,后果往往都是可悲的。很多身边人、身边事已经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不吸取这个教训,终将会头破血流。如果父母能利用节日团聚的机会,给子女进行必要的做人美徳的教育,岂不更是锦上添花?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母亲临终前不久教导我的话:不贪财,守信用。多少年来,我一直秉承母亲的教诲,虽位卑而不羞,虽清贫而快乐。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不正是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一种选择吗?

月到中秋分外明,团圆才是家中事。愿天下所有人都能用一颗平常心,看淡身外之物,善待亲情友情,过好今后的每一个中秋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快乐圆圆,幸福圆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