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9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乡土
2018年09月08日

田野“拾秋”

◆顾松平

阅读量:1485

 

“拾秋”指的是秋收季节,在地里庄稼收获以后,再到地里去捡漏,达到颗粒归仓的目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到淮海农场工作的时候,被分场领导安排到田间参加“拾秋”。

进入秋季,最先成熟的是玉米。参加拾秋的人们腰里系着布兜,在已经被农民掰剥过的玉米秆上再一次翻找,当发现一个玉米棒儿,便三两下扯下外面的苞叶,“咔嚓”一声,从玉米秆上将它扭下来,再抹去外面的胡须,放进布兜里。背着沉甸甸的玉米棒,心里甜得像吃蜜似的。

玉米收了之后,接着成熟的是水稻。在广阔的田野里,拾秋的人们背着芦苇篮子,在稻田里左右走动。有的在田边挥镰割下收割机漏割的稻穗,有的则在田里捡拾零零星星掉在地上的稻穗。

进入寒露季节,拾秋的人们又来到割完大豆的地里。他们前面系着布兜,后面背着苇篮,低着头,弯着腰,一边往前走着,一边在地里寻找。遇到有豆荚的豆秆,便将它们捡起来,扔到身后的苇篮里。若是遇到掉在地上的豆粒,便将它们拾起来,丢进布兜里。捡拾豆粒还要有点技术呢,因为,有些豆粒会藏在枯黄的豆叶下面,只有扒开枯叶才能发现它们。

山芋对土壤要求不高,几乎在什么地方都能长,产量又高。因此,在当时计划经济年代,一些大队在“十边地”上种些山芋,分给群众作为补充口粮。进入霜降季节,山芋藤开始枯萎,下面的山芋也成熟了。这时,大队长便安排群众刨山芋。我被大队长安排跟在刨山芋的群众后面拾秋,在运走山芋的“十边地”里,顺着已经刨过的山芋垄再次寻找,发现山芋垄没有被刨过或者刨得不彻底的地方,便挥起手中的铁抓子向下筑去……从田头一直寻找到田尾,挨排排寻找土中漏刨的山芋。

拾秋虽然看起来不太重要,但使我养成了许多优良品格。自从参加了拾秋,我对粮食更加珍惜了,做事更有耐心,工作上不怕吃苦。

如今,农业机械先进了,很少有农作物被漏收。在广阔的田野中,拾秋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但我怀念拾秋的日子。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