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9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18年09月08日

我的成长路上三件事

中国航天工业部8511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刁怀国

阅读量:3672

刁怀国简介:

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

1967 -1970年,西安国防科委1119研究所,实习技术员。

1970-1979年,南京总参60研究所,技术员。

1979年之后,中国航天工业部8511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学生时代晒灰熬盐

1959年春天,我在射阳中学读高中。当时,各地学生都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在这个形势下,学校领导安排我们晒灰熬盐。晒灰的地点就在学校的篮球场上。当时的篮球场都是盐碱沙地。沙地很特别:人在上面跑、跳,地不显得软,也不见水;但是当你用脚掌在一个地方拍打几十下,被拍的地方定会变软,甚至随着你脚掌的上下晃动,地面会像面团一样上下跳跃,渗出水来。渗出的水又苦又咸,饱含盐分。

晒盐的具体做法是:先收集草木灰,学校食堂的草木灰不够用,就到各位老师的家中收集。当时的射中还没有像样的教师宿舍,在小洋河边有一排十多间泥墙草房,房前房后还种有蔬菜,这些都是射中老师的住房。紧挨校门口,其实无大门,只有一间传达室,是原校长潘宗祥的家,由此往西,分布着教导主任唐守宜、语文老师胡盛汉、化学老师李立凡等老师的家。每天早晨,我们把草木灰拌上水,揉捻成羊屎蛋状,撒满篮球场。早晨,这些“羊屎蛋”都是黑色的;到下午,“羊屎蛋”吸足了地下的盐分,都被晒成白色的,我们称为“盐灰子”。下午五时许,我们把“盐灰”扫起来,集中到一个大池子里,在盐灰上方不停地洒水,这样,从大池下方就慢慢流出“盐卤”来。把盐卤再集中到大铁锅内,用大火烧。盐卤烧热了,冒出白烟,很呛人。盐卤烧得很浓了,就是不出现盐。这时,有经验的老师会教我们“撒盐种”,就是往很浓、很烫的盐卤锅里撒一小把盐。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大锅的锅底上、锅沿上,马上出现了无数比芝麻还小的四方形盐块,并很快变多、变厚。这时要及时将锅内结晶的大盐块铲出来。不停地铲出盐块,锅内的盐卤逐渐减少,最后全部化为盐。但这时的盐还不宜吃,要放置一两天,让其中的“苦卤”(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等)逐步都淋出来,剩下的基本都是氯化钠,这样的盐人才能吃。“苦卤”的成分复杂,人吃了会拉稀、腹痛,对健康很不利。

这样的晒灰熬盐,我们开展了一个学期。后来,我们上高三了,功课越来越紧张,就停止了这项活动。当时,有些同学就在学校周边地区(全是盐蒿子荒地)种些青菜,用盐腌了当咸菜吃。

 

让我一生受益的老师

我上高三时,蔡挹青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蔡老师当过兵,为人诚恳、严肃,走起路来,挺胸甩臂,有军人风度。他批改作文时,有时就抱着全班的作文本,到我们班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搬张桌子、凳子坐下来批改。批改到谁的作文,若发现问题,即刻将谁叫到教室外面来,进行现场指教。他尤其对写字很较真,是往左下方的一撇,还是往右上方的一提;往右下方是一捺,还是一点;勾一笔画应该在何处拐弯,能否在某处出头……这些,蔡老师都有严格的说教。如有违背,则算错字。蔡老师有一句口头禅:“不信?你们可以查字典。”事实上,蔡老师的每次教导,都是与字典吻合的。

有一次,蔡老师对我指出:“这是你第二次出现‘砧’研了,这个‘砧’字出自何处?你能在字典上找出来吗?”我仔细查了字典,确无“砧研”,只有“钻研”。

蔡老师的较真,使我们学到许多关于文字、语言方面的真才实学,使我在后来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避免了许多可能出现的错误。受到蔡老师这样的教导感到幸运和自豪。直到多年后,我的儿子考取了南京金陵中学(高中部),我发现金陵中学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甚至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这使我一下子就想到蔡老师,找到了以前蔡老师要求我们的那种一丝不苟的感觉。我更明白了,为什么金陵中学的学生基本功过硬,高考录取率和“一本率”都很高,就是因为金陵中学的学生受到了严格的、近乎苛刻的训练。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受益一辈子的。

 

摄人心魄的火箭装药

我于1960年7月从射阳县中学毕业,即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西安1119研究所工作。1970年组织上调我到南京1101工厂,参加一项紧急的军品工程:试制II型靶机。这种靶机是一种低空无人驾驶飞机,有完整的遥控遥测系统、自动驾驶系统,有发动机,并采用了先进的火箭助飞技术。这项工程的具体任务由西北工业大学和1101工厂承担,我参与其中自动驾驶系统的试制工作。1971年,第一批II型靶机生产出来了。由于每一架靶机都要通过实际飞行,考核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后才能交给军方使用。

由于外场试飞任务很重,领导上就把火箭助飞的相关任务交给了我。这是一项需要胆大心细又不允许出错的工作。这是一枚小型火箭,但它所用的火药、点火原理,与某些大型火箭是一样的。每次进行这项工作都有点惊心动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每次外出试飞的前一天晚上,大约八点钟,我才到实验室去,这样可以让我一个人集中思想和精力,进行以下几项工作。第一项:检查已加工好的火药柱,不得有裂纹和气泡;第二项:用特殊仪表测量火药的电雷管的阴值,以判定电雷管能否正常直爆;第三项:将点火药和火药栓配套装进火箭筒,保证合成位置正确,不得有扭转、挤压现象,再将点火导线穿过火箭尾喷管引出,将火箭后盖闭合、旋紧,这样,助飞火箭的机械合成就算完成了;第四项是最关键、最需小心的一项检查:再次用特殊仪表从点火导线端测试电雷管阴值,以判定火箭内部装药无误,火箭可以随机发射。以上4项工作确定全部完成后,将火箭、相关仪表、工具各自装入专用木箱,留待次日一早运往发射场地。这时,我才可以锁上门,离开实验室。

这项工作,我干了近一年。后因接到新的研制任务,才将这项工作移交给别人。这项工作使我在技术上、思想上得到不寻常的锻炼和提高。后来我在其他工作中.也遇到过略带危险性的工作,我都能沉着应对,老练多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