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9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18年09月05日

菊乡绽放科技花

———国家中药资源苏北监测站助推洋马菊花产业发展侧记

阅读量:1853

本报讯(通讯员 崔晓蕾 倪少英 冯小雨)“我家今年种植的6亩菊花,都是按照监测站生产技术规程要求,菊花从苗期扦插到植物生长不但没发生枯萎病害,而且长势旺盛,预计鲜花和胎菊比往年要增产两层左右,一亩田预计增加千元收入。”在洋马镇境内江苏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打工的贺东村菊农倪少东满怀喜悦的说。

位于洋马镇境内的江苏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国家中药资源苏北监测站,由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南京中医大学、洋马镇人民政府联手建设,落户洋马镇已有三个年头。在中药资源监测站专家们的精心指导下,先进的药材生产技术在该镇得到全面推广,全镇中药材品质普遍在提高,产量每年递增10%以上。

苏北监测站主要负责苏北五市中药资源的动态监测,针对菊花、银杏、芡实、水蛭、黄蜀葵等中药材产量、流通量、质量、价格等信息进行动态监测,了解药材的产销情况和价格动态,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份额及农民增收等情况,向国家中药资源中心平台提供有关信息。该站点通过与中心平台的网络系统对接为当地的药农、药商、药企提供信息及技术服务。站点建成三年来,每周按规定时间上报监测信息。2017年,监测站还组织人员分别到亳州康美药材市场、广州清平药材市场、桐乡杭白菊主产区等地调研市场行情,调研信息及时提供给经纪人及种植大户。由于品质优良、产量稳定,射阳白菊花顺利成为王老吉、加多宝的原料供应基地,黄蜀葵成为苏中药业的原料供应基地。

“在药材生产期内,监测站能适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基地指导农民种植,解决药农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监测站负责人介绍说。为解决药材的连作障碍、加工瓶颈等技术问题,该中心聘请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院校专家开展技术讲座,培训一线药农、企业主,并制订菊花、黄蜀葵等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从种苗培育、适宜采收、炮制加工等关键环节都有严格标准,从源头上保证了中药材质量。监测站技术人员常态化的提供技术服务,及时把药农在药材生产过程中需求的技术难题及时梳理,印发技术资料发放药农手中。在每年的菊花采收时期,监测站技术人员把不同时期采收的样品及时送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检测分析,确定胎菊在初蕾半个月内采收、花在花蕊盛放度70%时采收为最佳适宜采收期,提升了菊花的品质。菊花采收一直是人工采摘,用工量大、成本高,监测站技术人员与菊花基地的种植户通过多次摸索研究,研制了菊花采摘器,用采摘器采收可节省三分之一用工量,每亩减少用工成本近300元。

为拓宽视野,开展技术交流,监测站先后安排人员参加中国中药协会举办首届中药材产业与精准扶贫研讨会、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中药资源循环经济资源化综合利用研讨会、全国根及根茎类药材品种创新技术高峰论坛等。2017年10月份,苏北监测站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协调下,邀请全国各地26名专家教授及当地生产企业及种植大户、《农民日报》等新闻媒体,成功举办了“射阳县菊花药材产业技术专家论坛”,与会专家对射阳菊花药材产业发展、技术帮扶与精准扶贫工作献言献策,会上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三份,聘请段金廒教授等9位专家担任射阳中药材产业发展技术顾问。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指导下,药农对各个品种分别制定了生产技术流程,规范指导药农的生产行为。建站以来,先后接待省内外中药材技术专家60余人次,交流学习团队20余批次,接待一线药农技术咨询2000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12期,培训一线药农8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万余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