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9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视野
2018年09月01日

村小口碑香的耦耕堂

阅读量:2359

射阳河下游有一古渡口叫尖头港(今千秋港)往西南走,约三公里处有一偏僻的小村落,这便是1916年至1946年“废灶兴垦”时期的耦耕堂。

说起“耦耕堂”这一地名,还颇有来历。它始见于清乾隆年间“两淮”漕督都转运司使卢见曾(山东德州人,清康熙丁酉科进士)所作的淮六属《盐实录》(副本),其略曰:“(射)阳河南一无名处林丰草茂,间有垦植人家,夫犁田,妻执牛绳引于前,合力而耕。异哉,比比皆是。余问地方吏,此地何名,答曰,尚未有名。余视之良久,乐而定其名曰‘耦而耕’,或谓‘耦垦’可乎。吏诺而记之。”耦垦——这便是“耦耕堂”地名来历第一次有文字的记载。

到了晚清,阜宁县士绅庞友兰(今滨海县东坎镇庞庄人)欲修阜宁县志,与阜宁知县阮本焱一起考察“耦垦”,见到许多散放在滩里的耕牛,野外还有大大小小的“牛汪塘”百余处,乡里指一较大的塘,笑对来人说:这就是“牛耕塘”。庞听后对阮县令说:“早年,卢公所定的‘耦而耕’地名出此,余以为,可去掉‘而’字,就叫‘耦耕’可乎?”阮点头赞许。从此,“耦垦”改成了“耦耕”。

又据《江苏省射阳地名录》记载,其耦耕地名的来历为:1919年南通蒋氏来此开办垦植公司,全靠两人拉犁耕作,垦荒种植。古有“二人并耕谓之耦”之说,故称“耦耕”。

关于“耦耕”的来历,还有一则民间的传说非常精彩。说的是在很早以前,耦耕这个地方是一片荒滩。后来有一对外地来的年轻夫妻落脚在这里谋生,餐风饮露,起早带晚,开垦出一大片土地,庄稼长得特别好。他俩把新开垦的田地称为“偶耕田”。谁知这事被远处一个财主知道了,便想来霸占。一天,他带几个狗腿子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凶神恶煞地说:“何方野民,狗胆包天,竟敢跑到我家祖传宝地上动土,还不快快滚开!”夫妻俩据理力争,质问财主:“这里原本是一片荒草,怎么变成你的了?界桩、地契何在!”财主恼羞成怒,命令来人一顿棍棒将这对夫妻活活打死,地下淌下了他们一大滩鲜血。说来也怪,这时那滩鲜血却突然翻起了浪花,越翻越大,汹涌澎湃,顿时这片“偶耕田”就成了一片汪洋,财主一帮人全都被卷入浪涛,不见踪影。更为奇怪的是,当天晚上,这塘里风平浪静,长出两支青荷,开了两朵并蒂莲,亭亭玉立,清澈的塘底两条白嫩的荷藕并排而卧。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辛勤开垦的年轻人,就把这个地方叫做“偶耕塘”,又有人说这藕莲也是夫妻的化身,不如改称“藕耕塘”。

不管什么说法的来历,“耦耕堂”正是由于曾是华中工委所在地而名垂青史。1947年9月7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撤销苏北——苏中区建制后,成立了中共华中工作委员会(简称华中工委),驻地就设在耦耕堂。陈丕显同志任书记兼华中指挥部政委,曹荻秋同志任华中行政办事处主任,管文蔚同志任华中指挥部司令员,姬鹏飞同志任指挥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进驻耦耕,次年1月21日至5月8日,华中工委在耦耕召开了有7个分区800多人参加的土地工作会议,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华中地区人民顺利地进行了土地改革。从此,“耦耕堂”成了著名的革命历史纪念地。

2007年,《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在射阳县城西郊的后羿公园落成,使这一光辉的历史永远定格在人民的心中。

(源自《美在射阳》,作者贺寿光、张锋)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Fatal error: Uncaught exception 'RedisException' with message 'OOM command not allowed when used memory > 'maxmemory'.' in /var/www/ThinkPHP/Library/Think/Session/Driver/Redis.class.php:75 Stack trace: #0 /var/www/ThinkPHP/Library/Think/Session/Driver/Redis.class.php(75): Redis->setex('39447450e2325b6...', 3600, '') #1 [internal function]: Think\Session\Driver\Redis->write('39447450e2325b6...', '') #2 {main} thrown in /var/www/ThinkPHP/Library/Think/Session/Driver/Redis.class.php on line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