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1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社会
2016年12月10日

与笔结缘乐无穷

———记县文化馆原副馆长江正

阅读量:1789

本报记者 李文华

江正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业余作者,先后成为“江苏戏剧家”、“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早年,他在县文化馆任副馆长,兼群众文化辅导和《群众文艺》编辑出版工作,常年奔走在乡村,走过千家万户,爬过数以千计的沟沟坎坎,熟悉地方乡土风情、人文典故,为他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底蕴。

情有独钟,他爱上写作这一行。1935年,出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家境一贫如洗,捉襟见肘,要想上学读书比登天还难……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才幸运进了村小学校,那时他已16周岁。初中毕业后,因家寒,辍学当了村小学教师。在此期间,他对写作情有独钟,时不时地写些新闻、散文、诗歌。在广播站里播出,就心满意足了,如果在县报上见到铅字,心里乐滋滋的。作品写多了,后被调到千秋乡任文化站长。那时县里经常举办以乡镇为单位的“群众文艺”调演,上任的第一年,他编写了“人穷志不穷,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小戏《夫妻争锹》,一炮打响,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首选为参加省群众文艺调演节目,并捧回来一枚沉甸甸的奖牌。自此,他走上了文艺创作之路。

笔耕不辍,他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他自立了一个规矩,不管是在家还是下乡辅导,早晨3点到8点和星期假日,是最佳创作时间,雷打不动。在炎热的夏天,夜深人静时,打好了腹稿,穿着短裤伏案写作,常常被蚊子叮得满腿疙瘩,用手一抹,满手是血。一次患了疟疾,吃着药,打着针,但依然惜时如金,钻在写作中出不来。一分辛苦,一分收获。他创作的一首《射阳河畔好风光》民歌,风靡一个地区50多年,至今仍脍炙人口。撰写了各类文化艺术作品500多篇,绝大部分在全国大小报刊上发表。他还在中国诗词楹联、黄河、江苏等出版社出版了诗歌《黄海边小花》、戏剧曲艺《今宵月又圆》、校园文艺《玉兰花》、单型本小淮剧《布谷声声》等7部文学艺术作品集,3部《交通年鉴》工具书。多部戏剧、曲艺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县群众文艺调演和征文比赛,先后获得85个奖项,其中,小戏曲《今宵月又圆》进京参加全国金融系统职工文艺调演,荣获一等创作、演出奖。

1996年,在县交通运输局退休时,局党委留用他,负责老干部、关工委、扶贫开发协会等多项工作,在履职尽责的同时,他把读书、写作列为退休生活的第一选择。读书、写作非但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感到充实愉悦。他注重寓教于乐、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感悟自然,留意社会现象和生活变化,一如既往地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抒发正能量,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自得其乐,快乐无穷。

现已逾八旬,身体棒棒的,每天坚持“三个四”:四千米路步行、四个小时读书、四个小时写作。退休20年,撰写了《黄海岸边舞长龙》等纪实文章、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回忆录、好家风等400多篇作品。散文《竹之赞》发表于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管的《秘书工作》杂志;纪实文章《让夕阳之花尽情绽放》荣获《银潮》“我的阳光生活”征文二等奖;还在上海的《大江南北》、北京的《中国老年》、江苏的《新华日报》等30多家报刊发表150余篇文章。近年来,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以身边人、身边事和各级劳动模范的先进典型为内容,编辑整理出版了《开启新征程》、《交通风采》两部学习资料,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事例,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个鲜活的榜样。

生命不息,笔耕不止,根植于心。这真是:莫道当年有多勇,喜看今朝夕阳红。发挥余热正能量,老有所为乐奉献。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